第二届国际绿碳科学大会在青岛举办
9月14日至16日,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、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支持,青岛能源所、山东能源研究院、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主办的“第二届国际绿碳科学大会”在青岛举办。
本次大会以“创新绿色低碳科技,赋能碳达峰碳中和”为主题,汇聚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专家、学者,围绕绿色生物制造、绿色能源化工、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、先进生命周期评价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研讨,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科学路径。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,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杜民,研究所所长、山东能源研究院院长吕雪峰出席开幕式及大会相关活动,大会由副所长江河清主持。
杜民代表市科技局发表致辞中指出,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省战略部署,认真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,勇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“强龙头”。在制度创新上加强保障,推出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清单,先后获批全国首个“绿色城市”试点和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。在科技创新上加强支撑,强化环保领域国家级、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培育,建造了全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设备,合成生物、钙钛矿电池、固态电池等领域形成一批重要科研成果。在产业创新上加强引领,国家级绿色工厂、绿色环保产业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,节能环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评全国优秀等级。他表示,诚挚邀请各位积极推动更多先进技术、科技成果、优质项目落地青岛,青岛将着力搭平台、给政策、优服务,共同推动绿碳科学发展。
吕雪峰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。他表示,青岛能源所和山东能源研究院聚焦抢占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,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、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融合、人才引育与成果产出融合、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融合,着力推进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,加快推动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、固态电源系统、特种功能材料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、颠覆性橡塑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重大成果落地转化,构建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网络,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供给。他提出,研究所愿与各位同仁继续加强跨学科、跨领域、跨地域携手合作,共同探索实现绿色、低碳、和谐、永续发展的科学路径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科技力量!
开幕式期间,大会与《绿碳(英文)》(Green Carbon)期刊共同发起了首届“绿碳杰出成就奖”举行颁奖仪式。期刊主编吕雪峰研究员和Valentin Valtchev教授分别为奠定和推动绿色化学、绿色生物制造、绿色能源材料等相关领域发展的领军科学家——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教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教授,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、迈克尔·格雷策尔(Michael Grätzel)教授颁发获奖证书。
9月14日上午,首先由何鸣元院士、谭天伟院士、迈克尔·格雷策尔(Michael Grätzel)院士分别带来三场主旨报告,该环节由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Zaworotko教授主持。大会同步设立“绿色生物制造”“绿色能源化工”“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”“先进生命周期评价”四个平行分会场,分别进行122场口头报告。
9月16日上午,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、新加坡国立大学拉马克瑞斯纳·西拉姆(Seeram Ramakrishna)教授,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、新南威尔士大学郝晓静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研究员将带来三场主旨报告,由法国国家科研中心Valentin Valtchev教授主持。
来自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等主管部门,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300余位代表共同出席本次大会。(文/图 尹衍龙)
附件下载: